从春晚小品“扶不扶”引发的热议分析资源配置理论
从春晚小品“扶不扶”引发的热议分析资源配置理论主要观点:春晚小品“扶不扶”引发的争议,说明制度层面没有把社会资源配置好,没能让社会资源配置到提倡热心助人的行为上。
一、“扶不扶”之争如何正确理解,古代先贤已经给过启发。
在2014年春晚节目中,小品“扶不扶”被热议为最接地气的节目之一。它讲述的是一个热心肠小伙子,遇到一个倒地老太太,扶起老人担心被讹上,不扶老人又于心不忍,终于决意要扶起老人了,却又真的被老人误会了。。。。。。
这个小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屡次再现真实的版本。以至于教育孩子不要按心灵鸡汤的说法去帮扶倒地老人,竟称为许多年轻父母的共识。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其实我国古代社会已经先例。春秋时期,鲁国国君规定:如果有人将在别国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赎回,鲁国政府就会报销相关赎金。孔子的一个学生思想觉悟高,赎回了很多人却不去报销赎金。孔子就批评他说,你这样做,很多人就会产生不再赎回奴隶的想法,因为报销赎金就会显得不高尚了,可是不报销赎金吧自己利益啊。可见,不能让个别人的高尚风格破坏制度层面的导向作用。
二、时事不同了,很多看似道德水平不太高的言行,其实并不能反映现代社会就比以前道德水准如何低下。
可见,要提倡热心助人的社会风气,就要让热心助人的行为得到回报,这与品德是否高尚无关。有人总爱说,要学雷锋,雷锋帮助别人从不需要感谢。要知道雷锋所处时代与现在不完全相同,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几乎没有,物质相对匮乏,除了社会舆论的各种褒扬让热心肠者精神愉悦外,物质基础也决定了,人人之间只有互助才能享受更多的物质财富。
举个极端例子,一个人走到荒野中,如果极例外地发现路边有个压水井,只有把已经存放好的一杯水倒入压水井,才能取出水来;当然对于他来说,直接喝掉那杯水也能让他走到目的地,但他还会很老实地把那杯水倒入压水器,取得自己需要的水后,如法炮制,重新在路边存放好一杯水,以让后来者也能得到水。这是两针见血小时候在教科书中看到的一段,现在记忆犹新。
可是同样地还是这个人,如果到了一个集镇,如果心情正烦和旅店老板拌嘴,没准会趁人不备把旅店老板的压水器弄坏了呢。时过境迁,人的行为有差异很正常,不见得就是道德变坏了。
二、制度层面保证热心肠者得到回报,是资源配置在社会治理层面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
如果社会提倡乐于助人,继续保持相当高的道德水准,就要建立鼓励做好人好事的制度,让热心肠者得到回报,而且这种回报要实在看得见,最好是现金鼓励。
比如提倡献血,就是有回报的,很早以前献血的时候,有各种物质奖励,现在更多是自己生病输血时可以通过领取过的献血凭据免除部分费用。这些实实在在的奖励不仅鼓励了献血行为,也没有降低人们的道德水准。
社会治理制度,不妨更多地借鉴市场资源配置理论。在一个人人渴望勤劳致富、人人都兢兢业业的社会里,在一个曾经出现过雷锋、焦裕禄这样平凡英雄的国度里,如果人民道德水平下降了,就要更多地考虑制度层面,而不是更多地抱怨人心不古。只要这些有利于提高道德水准的言行,能够得到资源配置的支持,世风日下的街头巷议就会从人们的嘴里消失。
http://m.lifang521.com/tag/76833/
页:
[1]